周一的一項調查顯示,印度的制造業活動在11月隨著新訂單和產量增長加快而回升,盡管工廠對未來的樂觀程度有所下降,這是自去年3月以來首次裁員。這可能會引起人們的擔憂,即任何經濟復蘇都可能被推遲或保持在潛在水平以下。官方數據顯示,印度的經濟在本季度至9月底的六年多以來最緩慢的增長。
印度經濟每年需要增長約8%,才能為數百萬加入勞動力的年輕人創造足夠的就業機會,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的政府將被迫采取進一步措施。由IHS Markit編制的《日經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從10月份的50.6上升至上月的51.2,這與路透社調查中跌至49.8的預期相混淆。
盡管過去兩年來整體采購經理人指數一直保持在50之上,該指數將增長與收縮區分開來,但前瞻性指標的持續疲軟表明工廠正準備迎接未來的艱難時期。這主要是因為全球經濟持續減速,而破壞性的中美貿易戰的實際進展仍然難以捉摸。需求衡量指標(新訂單子指數)從10月份的51.3升至52.0,而衡量印度工廠雇用人數的子指數則自去年3月以來首次低于盈虧平衡點。
IHS Markit首席經濟學家Pollyanna De Lima指出:“工廠訂單,生產和出口的擴張速度與2019年初的增長速度相去甚遠,潛在的需求疲軟在很大程度上歸咎于此。對經濟的某種程度的不確定性表現在對商業樂觀程度的低迷上。此外,企業在一年半的時間內首次裁員,投入的購買又出現了另一輪下降。”
PMI數據還顯示11月份缺乏通貨膨脹壓力,這應支持印度儲備銀行在12月3-5日會議上連續第六次降低回購利率的預期。
相關資訊>
最近更新>
商務部外貿發展事務局
指定國際展覽公共信息服務平臺
業務輻射
100個國家200個行業
200名專屬展會顧問
一對一服務
行程安排
媲美優秀旅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