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心臟疾病研究大會展覽會在發現和傳播心血管醫學最佳實踐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匯集了從事心臟病學各個領域的科學家、臨床醫生、護士和相關專業人員,其團結了世界各地的國家心臟病協會。這個獨特的網絡讓更多人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影響以及如何更好地減輕其負擔。往屆展會有194家公司參展,有31323名觀眾參觀了歐洲心臟疾病研究大會(ESC CONGRESS)。
根據2024年歐洲心臟疾病研究大會展覽會期間舉行的 ESC 大會熱線會議上公布的最新研究,在5年隨訪中,使用心電圖和心力衰竭生物標志物進行心房顫動大規模篩查并不能預防75-76歲老年人缺血性卒中或全身性栓塞(血栓)。然而,對于接受心房顫動大規模篩查的老年人,相比單導聯心電圖,生物標志物或能更好地預測哪些個體缺血性卒中和全身性栓塞風險較低,即血液測試可以安全地篩查出可能患有常見心律失常的個體。?
“我們的研究結果不支持這種對老年人進行心房顫動的系統篩查的方式,但這些結果表明,不將篩查重點放在 NT-proBNP 水平較低的個體上可能是安全的,但這需要在進一步的研究中得到證實,”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瑞典斯德哥爾摩卡羅琳斯卡醫學院的 Katrin Kemp Gudmundsdottir 博士說。她解釋說:“與對照組和生物標志物水平較高的個體相比,生物標志物水平較低的個體在 5 年隨訪中發生心房顫動以及中風或全身性栓塞的風險較低?!?/span>
全球至少有 4000 萬人患有房顫,這是一種心律不齊疾病,會導致心臟血栓,并增加中風、心力衰竭和過早死亡的風險。患有房顫的人患中風的可能性要高出五倍,而且中風更容易導致衰弱,存活率也更低,但約有 30% 的人沒有房顫癥狀,這凸顯了識別具有這種潛在危險心律的人的迫切需要。??
國際上,大多數房顫指南建議對65歲及以上人群進行房顫機會性篩查,并對中風高危人群進行口服抗凝治療。歐洲心臟病學會也建議對75歲及以上或中風高?;颊哌M行系統性心電圖篩查,以發現房顫。添加生物標志物可以提高篩查的準確性。研究表明,NT-proBNP(N 端 B 型利鈉肽原)——一種心血管健康的標志物——是房顫和中風發生的有力預測指標。??
2020 年,STROKESTOP II 試驗的基線篩查結果顯示,NTproBNP 可作為 AF 篩查的分層工具,并且 NTproBNP 升高的患者可能受益于更密集的篩查。STROKESTOP II 試驗是針對瑞典斯德哥爾摩地區所有 75-76 歲人群開展的一項大規模篩查計劃,招募了 28,712 名出生于 1940 年至 1941 年之間的人,以檢查與對照組(未邀請進行篩查)相比,被邀請進行篩查(包括前來篩查的成年人和未參加篩查的成年人)是否會降低血栓栓塞事件的風險。
參與者按1:1的比例隨機分配,一組受邀參加房顫篩查(13,905人),另一組受邀參加對照組(13,884人),排除死亡或移民者。在受邀參加篩查的參與者中,6,843人(49%)接受了邀請(其中53%為女性)。先前未患房顫的參與者采集血樣并分析NTproBNP水平,然后將其分為高風險組(NTproBNP水平125 ng/L或更高)和低風險組(低于125 ng/L)。之后,根據NTproBNP水平,對他們進行單次篩查(低風險組)或更高強度的篩查(高風險組)。??
在高風險組(3,743/6,288;60%)中,篩查是在家中使用手持式單導聯心電圖設備每天進行四次,持續兩周,而在低風險參與者(2,545/6,288)中,使用單導聯心電圖進行了一次篩查,但他們沒有接受兩周的強化篩查。在所有接受口服抗凝治療的參與者中,2.4% (165/6,843) 被確診為新發房顫。結果數據來自瑞典國家登記處。??
經過中位 5 年的隨訪,干預組(包括前來篩查的參與者和受邀但未參加的參與者)和對照組之間發生中風或凝血事件的風險沒有差異。進一步的子分析發現,與對照組相比,心力衰竭標志物 NTproBNP 水平較低的參與者中風或血栓的風險降低了 41%(每 100 年發生 0.61 次事件 vs 1.03 次事件)。在高風險組(NTproBNP 水平升高)中,個體在 5 年內發生新發心房顫動的風險增加一倍以上,發生缺血性中風或全身性栓塞的風險比低風險組高 57%(每 100 年 0.95 次 vs 0.61 次)。
坎普·古德蒙茲多蒂爾博士表示:“篩查研究的參與人數低于預期,這可能會影響研究結果。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將篩查重點放在高危人群上似乎是合理的,這樣可以降低可預防中風的發病率?!?
中國組展機構:盈拓展覽,深受企業信賴的展覽服務機構,20余年行業經驗,以專業、高效的服務贏得客戶信賴。
下屆展會時間:2025年08月
展會行業: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