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截至5月15日,全國貿促系統累計出具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7185件,觸及合同金額約7400多億元。”5月18日,《證券日報》記者從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簡稱“中國貿促會”)獨家了解到。
??
?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貿促體系充分發揮本職職能和資源優勢,通過政策宣傳、危險預警等方式助力企業保住訂單,應對疫情影響。
??
? ?貿促會商事認證中心商事證明處處長張翰蓉表明,出具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的首要作用是協助企業保住訂單,在條件適合的時候趕快完結合同履行,同時也保留一個不可抗力的依據,以備將來出現爭議時運用。
??
? ?“目前我國疫情基本得到操控,各地企業大多已逐步復工復產,企業因疫情防控措施無法履行合同的因素逐漸消除,企業請求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的需求也大幅削減。”張翰蓉說。
??
? ?值得一提的是,本年新實施的外商投資法明確規定“外商投資企業依法相等適用國家支持企業開展的各項政策”。貿促會在為內資企業出具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的同時,還積極為在華外資企業供給疫情相關事實性證明的咨詢和服務。
??
? ?中國貿促會商事認證中心事業開展處副處長左六六表明,近日,在華美資和韓資兩家企業向貿促會提出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請求,觸及合同金額分別為700多萬元和500多萬元人民幣。
??
? ?此外,《證券日報》記者整理公開信息了解到,貿促會還經過多種在線渠道為外貿企業供給專業化服務。比如,4月28日,中國貿促會境外疫情措施提示地圖正式上線,企業可以查詢各國對貨物交易采納辦法的狀況,有效規避危險,增加交易收益。更早之前,企業跨境交易投資法律援助平臺、境外產業園區信息服務渠道等也已經上線。
??
? ?同時,為維護全球產業鏈,中國貿促會針對海外中國企業需求精準施策,經過駐外組織,將貿促服務送到海外我國企業身邊,協助企業打通供應鏈“堵點”、補上“斷點”,下降企業損失。
??
? ?在支持外資企業復工復產的過程中,各地貿促系統也依據實際狀況,穩外貿穩外資出實招。比如,河北省貿促會積極推廣我國出口商品品牌點評和信譽引薦事務,為經過評定的企業出具“中國出口商品品牌證明書”,助力外貿企業拓寬海外市場;青島市貿促會近日簽發該會首單電子化中國—東盟自貿協議(新加坡)項下優惠原產地證書,為企業節省了很多的時間和人力成本,進一步提高了跨境交易便利簡潔化水平;沈陽市貿促會建立了涉外法律服務渠道,組建了專業律師團隊,并依托我國貿促會涉外商事法律綜合服務資源,為外貿出口企業供給相關涉外商事法律服務,協助企業解決因疫情產生的國際經貿矛盾。
?? ? ?
中國組展機構:盈拓展覽,憑借豐富的行業經驗和專業的服務團隊,為中國外貿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展覽服務。助力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實現共贏發展。